0871—63153860

582696762@qq.com

正法矩
尚公义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您的当前位置:
依法行政中领导干部面临的法律风险及防范应对(2018年首发、刘先龙律师、云南尚矩律师事务所主任)
来源: | 作者:刘先龙 | 发布时间: 2242天前 | 4054 次浏览 | 分享到:
依法治国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实现总目标就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然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所以必须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各级政府必须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创新执法体系,完善执法程序,推进综合执法,严格执法责任,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加快建立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但在现实的生活中,风险可谓是无处不在,政府部门在依法行政中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法律风险。

(五)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大违法失职行为惩处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因此为了让法律深入人心来防范风险就必须推进依法行政,必须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用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行政机关不得发外设定权利,没有法律法规的依据,不得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坚决消除权利设租寻租空间。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完善执法程序,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权标准,规范裁量范围、种类、幅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确定不同部门几机构、岗位执法人员责任和责任追究机制、加强执法监督。

(六)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

      加强监督,,有利于督促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按规矩办事,有利于规避法律风险。因此,应当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然而加强对政府内部权力的制约是强化对行政权力制约的重点,所以要完善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改进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监督,完善纠错问责制度,设立相对独立的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实行执法与执法监督的职能分离。完善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

(七)完善行政争议的处理机制

     行政争议通常发生在行政机关与普通的组织和公民之间,在此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处于管理者地位,相对人处于被管理者地位,因此出现了民不敢告官的局面,就算告也担心传统定向思维的影响即所谓官官相护,因此导致了行政机关会办事更加的松懈和懒散,因此容易诱发法律风险。发生行政争议时,相对人往往采取协商、调解、信访、复议、诉讼等的方式来解决。但对于诉讼由于财政的限制,所以可能会收到限制,司法机关会有所顾虑。因此,应当设立跨区域划的人民法院来审理行政案件,完善行政诉讼体制机制,合理调整行政诉讼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等问题。

(八)导入社会机构参与治理

       

:0871-63153860
:582696762@qq.com
:昆明市西山区广福路南悦城6栋4楼404-409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