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我所刘先龙主任律师2017年、2018年荣登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云岭”大讲堂主讲嘉宾主讲《新形势下,党政机关如何强化新闻媒体、网络网民的舆论导向和舆情应对》、《 依法行政中领导干部面临的法律风险及防范应对
》后,云南尚矩律师事务所名誉主任毛兴勤入围2019年“云岭”大讲堂主讲嘉宾讲授《“微腐败”的法律评价及治理 ——以云南省刑事审判的典型案件为例》。
讲座提纲
一、“微腐败”不“微”:“微腐败”的法律评价
(一)“微腐败”与群众利益:基于法律保护利益的评价
(二)“微腐败”的社会危害:从犯罪的涵盖范围分析
(三)“微腐败”的情节:以司法审判为视角
二、“微腐败”的立法
(一)“微腐败”立法的一般性
(二)“微腐败”立法的特殊性
三、“微腐败”的司法
(一)“微腐败”的调查程序:以监察法为视角
(二)“微腐败”的惩处:以量刑情节为中心
四、“微腐败”的法律治理
(一)依靠群众,揭露“微腐败”行为
(二)宽严相济,落实刑事政策
(三)规范办案,确保案件质量
讲座内容简介
“微腐败”是广泛存在于人民群众身边的腐败行为。广义上讲,“微腐败”既包括违法行为,也包括违纪违规行为。狭义上的“微腐败”仅指前者(本主题即如此)。在全党深入推进党的廉政建设的大背景下,在“既打老虎又拍苍蝇”的反腐运动中,“微腐败”已经成为侵害人民群众利益、妨碍党的反腐大计实现之重要行为方式。因此,从法律角度对“微腐败”行为的危害、特点以及治理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宣传是各级党委及其宣传部门的重要工作。基于此,本主题具有宣讲的政治及法律意义。在具体内容上,拟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第一,“微腐败”不“微”。该部分主要从法律保护的法益特别是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阐明“微腐败”的现实危害性。并且,以云南省司法实践中的具体案例为素材,从“微腐败”涉及到的领域以及现实中“微腐败”涉及的犯罪所得数额等方面说明“微”而不小,事“微”却影响巨大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