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财产申报制度是世界各国公认的重要反腐败的“阳光立法”,对反腐败具有重要意义,可我国财产申报制度存在很大的缺陷,财产申报制度在我国实际上流于形式。本文紧紧围绕国内外财产申报制度建立的概况及对反腐败的重要意义、我国财产申报制度存在的缺陷、制定我国财产申报法以完善财产申报制度的设想、财产申报制度与法律的协调监督四大主题,回答了我国“为什么要建立和完善财产申报制度”、“怎么样建立和完善财产申报制度”的核心问题,以期对我国财产申报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起到参考作用,为我国制度反腐略尽薄力。
关键词:财产申报 法律 研究
一、财产申报制度概述
(一)、国内外财产申报制度建立概况
财产申报制度是为了预防和惩治腐败的需要,要求具有一定职位的领导干部在任职之初、任职期间的某些固定时期以及离职以后的一定期限内,申报属于自己以及与其共同生活之亲属的财产状况的一项法律制度。
早在1776 年瑞典就开放了政府记录,公民不仅有权查询政府的公务执行情况,同时还可以查阅官员甚至首相的财产与纳税情况, 这类似于现代财产申报等财务公开制度。随后,各国纷纷制定出类似的规定,1883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净化选举,防止腐败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关财产申报的法律①。到现在,许多国家已经形成了完善的有关财产申报的法律体系,如美国有《政府道德法》、《政府改革法》、《廉政法》、《信息披露法》。
我国早在1994年,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将《财产申报法》正式列入立法规划,但是后来没有形成正式的法律。在1995 年5 月25 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规定》(中办发[1995]8号)(文章以下简称《规定》),在我国初步确立了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申报制度。2001年6月15日,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组织部又联合发布了《关于省部级现职领导干部报告家庭财产的规定(试行)》。在这部规定中弥补了前部规定的部分不足,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二)、财产申报制度对反腐败的重要意义
摄取非法经济利益是绝大多数腐败官员的主要目的,而财产申报制度通常要求具有一定职位的领导干部在任职之初、任职期间的某些固定时期以及离职以后的一定期限内,申报属于自己以及与其共同生活之亲属的财产,最大限度地压缩了腐败官员摄取非法经济利益的空间,在防止、抑制以及打击腐败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尤为突出,是反腐倡廉最为根本的制度,对反腐败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申报人任职期间的经济状况特别是其任职以来的财产增量情况,有助于有关部门更好地掌握更完整的信息资料,作为监督审查其廉政情况的重要依据。当其财产有明显的变动特别是与其收入不相符合时,有关部门即可以而且应该予以查究。
第二,可以保护官员的合法财产,维护原本就拥有大宗财产的官员的声誉。因为某些官员在任职之前就可能具有大量财富,财产的申报使他可以免去“当官发财”的嫌疑,得到公平的对待,维护其良好声誉。